11月18日,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的“华裳四海,礼韵传情——2025全球中国留学生汉服节收官盛典”在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举行,标志着历时九个月的全球性文化盛会圆满落下帷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大泉和北京服装学院主要校领导、嘉宾等出席盛典。

参加汉服节收官盛典的领导、师生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大泉致辞
汉服节系列活动于3月31日(上巳节)在北京服装学院樱花园校区拉开帷幕。一场庄重典雅的“春禊仪式”,唤醒了全球青年学子对中华传统服饰与礼仪文化的共同记忆。为助力广大中国留学生群体从“热爱”迈向“理解”,活动策划了由北京服装学院教师团队主讲的汉服及相关文化系列讲座,系统构建了从汉服源流到古韵新声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全球学子深入理解中华服饰美学提供了专业的学术指引。除此之外,本届汉服节还以“实践”作为文化自信的表达,向全球中国留学生发出倡议,鼓励同学们与外籍友人一起,在海外地标建筑前打卡,晒出汉服故事,激励大家“以衣为帆”,将汉服作为文化符号,让汉服真正成为行走的“文化名片”。活动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00余名留学生和外国友人参与,共收到优秀作品投稿200余件。活动还特别设立了创新设计大赛环节,共收到了投稿数百款。
活动当天上午,学界翘楚、产业先锋与青年留学生代表齐聚“全球青年汉服文化发展论坛”,围绕“华服新语:时尚、文化与青年力量”主题,就汉服的“跨界、出海与共生”展开深度探讨,碰撞出诸多思维火花。下午的典礼上,王大泉主任向正在海外求学的广大青年学子发出倡议,进一步做好中国符号的探寻者、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以及文明对话的践行者,以青春为笔,在世界舞台上书写中国篇章,传递中国声音。北京服装学院主要校领导表示,学院关注“青年力量”,
各位青年学子、汉服爱好者是这场文化复兴的真正主角。大家思想的碰撞,能为汉服文化的未来发展激发新火花,为中华美学的现代化转译提供新思路,也为全球青年搭建更广阔的文化交流平台。

全球青年汉服文化发展论坛现场
收官盛典隆重表彰了积极参加汉服节系列活动、致力于在海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留学生个人、团体,以及杰出的青年设计师们。



获奖个人、团队代表领取荣誉证书
庆典还吸引了来自43个国家的百余名来华留学生参与汉服及传统文化的体验环节。


来华留学生打卡汉服文化体验活动
本届汉服节得到了洛阳汉服研究院与张家湾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参加活动的留学生、外籍教师合影
收官典礼回顾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前位置: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725号